關于自動凝點測定儀的工作原理你都了解多少
更新日期:2021-10-11 瀏覽次數:435
自動凝點測定儀的試驗原理是:將一定量的試樣和制冷劑在試驗管里混合,互溶后放入絮凝點測定儀冷浴中,按一定的速度逐漸降溫冷卻,在關照下觀察,當其中開始有乳濁或絮凝現象出現時,記下此時的溫度。本儀器適用于礦油類冷凍機油,也適用于合成油類冷凍機油。
自動凝點測定儀采用現代高新微電子控制技術,結合半導體制冷技術,采用MCS-51系列單片機作為系統控制核心,彩色液晶顯示,中文人機對話,向導式操作,測定過程全部自動化(自動制冷控溫,自動檢測),實現對試樣的自動化分析。其特點是測試速度快、結果準確、重復性好、穩定可靠、操作簡便,并結合現代新的工藝方法研制而成。采用高性能微處理器及半導體制冷技術,藍色液晶顯示器,實現了漢字顯示,人機對話。儀器具有自診斷功能,分析試樣速度快,準確,重復性好,穩定,可靠,是電力、石油、化工行業替代產品的儀器。
自動凝點測定儀制冷系統是由壓縮機、過濾器、毛細管節流器、蒸發器及各連接管路組成。制冷劑通過蒸發器吸熱膨脹,膨脹后的氣體由壓縮機壓入排氣管路形成高溫高壓氣體再進入冷凝器冷卻成液體,然后經毛細管節流降壓進入蒸發器蒸發吸熱從而達到制冷目的。制冷劑蒸發后又被壓縮機壓入排氣管進入冷凝器,這樣周而復始地工作實現循環制冷。為了達到-78℃以下的深冷溫度,而采取了復疊式制冷循環方式,既由兩個單機循環疊加而成。